English

“下海”教授无奈辞归“象牙塔”

2000-06-25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潘剑凯 等

1998年,以生产特种纸为主业的浙江凯恩集团投资600万元成立了杭州凯恩电源电器公司,委托浙江大学新材料与材料物理研究所教授潘洪革负责镍氢电池的技术开发。经过半年的努力,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内外著名厂商纷纷上门订货。可是,就在公司呈现可喜的发展势头,潘洪革按规定可取得可观报酬时,他提交了辞职申请。

32岁的潘洪革博士是浙大最年轻的教授之一。一年多来,潘洪革把精力都放在了镍氢电池产业化上。但是,科技成果产业化在学校不作为考核内容,而产业化过程中的研究心得又因商业保密不能写成论文公开发表,很难形成学术成果。“潘洪革不务正业”、“在外面私自捞钱”的风言风语更让潘洪革萌生退意。他说:“从内心讲,我很愿意把电池产业化做下去,而且也很有信心,但再这样下去,会影响到我的学术前途,失去很多好机会,如申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浙江省专项青年基金、国家973计划项目等。”

凯恩集团董事长王白浪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对潘洪革教授的辞职感到非常意外。公司的产业化能够给他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但没有能力使他成为高级教授、工程院院士。潘教授对镍氢电池的研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但现实却让他面临难堪的选择:要凯恩,还是要浙大?搞产业化,还是搞学术?成为物质的富有者,还是成为精神富翁?我尊重他的选择,但对我国的技术创新机制、政策、观念等方面的问题产生了深深的忧虑。”在人们的心目中,大学、研究所是高尚的,而企业、公司是俗的。科技人员从大学、科研单位到企业叫“下海”,这一个“下”耐人寻味。其次,在这种传统观念下形成的对科技人员的评价标准、晋升考核体系等社会激励机制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要求不一致,比如评定职称主要以论文为依据,重理论成果轻应用成果。我们需要创造一种能让他们同时成为精神和物质上的富翁、鱼和熊掌能够兼得的社会机制。

(《光明日报》2000.6.21)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